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半岛全站被嫌弃的纸吸管“吸”出了环保的污名化之思

发布时间:2023-10-13 10:11:51点击量:

  半岛全站「不“以人为本”的环保举措,其实都是变相削弱人们对环保事业认可度的负面举措。」

  2021年1月1日,我国关于“禁止餐饮行业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的规定正式生效。据新闻报道,现在的大多数餐饮店都把塑料吸管换成了纸吸管。

  然而针对纸吸管的负面评价却不断冲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对纸吸管“永远没办法习惯”,甚至认为是最“反人类”的设计。

  明明这类举措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环境,为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问题频出,引发大家的不满呢?

  被嫌弃的纸吸管的背后,与人们对环保议题的认知矛盾有关,更与一些所谓的环保产品忽视用户体验,甚至“反人类”的粗糙设计有关。

  由此将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环保行为是否正在被污名化?如果被嫌弃的不仅是纸吸管,更是其背后的环保事业,那么最终的受害者会是谁呢?

  在热搜讨论中,除了对纸吸管的“百般嫌弃”,也有不少网友将矛头指向了环保事业本身,质疑类似的环保措施究竟能不能起到环保作用,该疑问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宏观上看,环保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心的一大基本问题,其目标着眼于人类与地球的未来,是利好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但环保理念的具体执行往往需要消费者改变旧有的消费习惯,才能切实做到减少污染与破坏。

  问题就出在“改变”的背后暗含了“削除”旧习惯的意思,为了看上去有些遥远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值得牺牲个人用塑料吸管喝饮料的良好体验吗?对这个问题的质疑,其实就是环保议题背后“利他”与“利己”矛盾的体现。

  所谓“利他”,就是指通过个人言行,促进他人幸福的行为;而“利己”则指能够直接作用于自己利益,快速见效的自利行为。

  在环保语境下,长期来看,“利他”和“利己”同源同根,因为最终目标都是构建人类的美好生活环境;但短期来看,为了整体利益的“利他”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局部利益的“利己”,人们能否接受这种损害,取决于对环保事业的认可程度。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环保宣传,环保理念早已被大部分世人所了解并接受。调研机构尼尔森曾发布报告称,全球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更偏爱有环保性质的可持续发展品牌,这从消费角度佐证了人们对环保事业的认可。

  有趣的是,除了绿色消费倾向,环保意识在道德心理层面也有所体现。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道德价值标准正在消费者心中悄然建立——环保的自我担当。

  环保的自我担当,是指人们在面对环保议题中“是否要牺牲自己的小部分利益,换来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之命题时,会自觉主动地让渡一部分“利己”的心理,环保的自我担当成为了调节“利己”和“利他”心理的道德中介。

  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经常发现环保措施的实行矛盾多多。例如早年“限塑令”颁布后,部分超市的收银台虽然用收费的环保袋取代了免费的塑料袋,可在买菜称重时又只提供普通塑料袋……

  纸吸管也类似,很多饮品店的纸吸管质量层次不齐,其生产流程是否符合环保规范尚且不得而知,还有网友怀疑不合规生产的纸吸管是否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这些现实生活中的“表面环保”通常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客观来说,环保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很难说采用了纸吸管,或者改变了某种消费习惯,就能实现环保目标。

  “怎么做才算环保?”是一个难以界定标准的问题,例如有网友就曾表示自己点外卖时会按照平台提示,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可外卖盒的包装往往五花八门、华丽复杂,塑料成分绝对不少。这样一来,拒绝一次性餐具的意义又何在呢?

  宏大的环保叙事还需具体的环保措施来执行,这些不合理、缺少规范的环保措施虽然细微,但却像鞋子里的石头那样,总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让人们对环保行为产生质疑,甚至降低对环保倡议的信任度。

  这样一来,环保的自我担当就不再产生调节“利己”和“利他”的中介作用,人们衡量社会责任与个人得失的天平将不断倾向后者。

  在关于纸吸管的讨论中,最常见的一个标签就是“反人类设计典范”。本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利的环保措施,却被打上“反人类”的标签,实在有些讽刺。

  形成如此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很多环保措施或产品都缺少“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登上热搜的“肯德基木勺事件”:为了响应环保号召,肯德基盛汤用的塑料勺变成了小木勺,可小木勺没有弧度,与其说是木勺,不如说是木板,一次只能盛几滴汤……

  其实,这种“反人类”的设计与环保与否毫无关系,但凡设计者稍微为其增加一些弧度也不会导致这个问题的发生。

  类似的问题并不少见,有网友反映,部分纸吸管管尖切削得不够锐利,导致戳不进去饮料杯……这都是设计者只注重材料环保,却忽略使用者是“具体的人”这一基本前提的后果。

  “反人类”环保产品设计的背后,和商品的成本控制有着直接关系。在2018年星巴克采用纸吸管后,有外媒报道过其使用的纸吸管成本是塑料吸管的15倍上下,而倍数的多少也与纸吸管的材质有关系。

  诚然,绿色环保的材料确实成本高,可这些成本为何要变相地转嫁到消费者的体验之上呢?

  某些企业表面上扛着环保大旗,赢得了社会声誉与口碑,实际却在控制成本上精打细算,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的体验来平衡成本,把环保业变成一门生意。

  例如去年苹果公司宣布取消随手机附加的充电头,价格却维持不变。即便官方理由是为了环保,可一刀切地直接削减产品本身,不也是一种不顾消费者意愿的单向“霸王条款”吗?关键在于,这一刀削减还得消费者来买单。

  此前有数码博主计算过,前代苹果手机附加的充电头成本是算在手机价格中的。换句话说,用户为新款手机买单时,购买充电头的钱是算在总价格中的,但却因为公司“支持环保”的决策并不能获得充电头……如此无厘头的逻辑在“环保”二字的道德威能下,也显得有理有据,削减用户体验怎么就变成了实现环保的代价?

  其实好的环保产品设计思路也有例子:耐克此前推出过用垃圾制造鞋子的项目,通过废物利用生活垃圾,以此生产主打环保的跑鞋。虽然价格不算便宜,但该项目相比上述案例更让人能够接受。

  环保产品的设计思路,应当是巧妙地转化,而不是简单地削弱。把环保意识真正意义上地注入生产的流程中,并且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而不是强硬地,站在环保道德高地的一刀切或许更能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商家越是为了省成本而设计“反人类”产品,后果就越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不“以人为本”的环保幌子,其实都是变相削弱人们对环保事业认可度的负面举措。商业逻辑下,环保二字似乎变成了用户体验受损的“背锅侠”,其结果就是环保的污名化。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环保主义的名声越来越臭?”,暂且不提该问题下方的回答,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很矛盾。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保护环境其实也是保护人类自己。工业革命至今,环境污染的恶果不断涌现:水污染导致的水俣病、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

  人类自身一直在承担环境污染的后果,所以环保事业不仅是明面上被全世界倡导的根本议题,其内里也的确是符合人类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

  可就是这个怎么看都不应该被反对的话题,却越发受到人们的讨厌,在这次关于纸吸管的热搜中,还有网友表示“什么事一带上环保,准翻车”。

  实际上,环保的污名化与其执行动机的复杂性有直接关系。理想中的环保动机自然是为了全人类,但在近几十年的环保推进历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环保倡议的动机可能是政治博弈、可能是文化侵入……可能是一切与“全人类”利益相悖的别有用心。

  举例而言,国内对“碳排放”环保议题产生怀疑的一个大事件,是十多年前记者柴静采访中科院院士丁仲礼的视频。

  丁仲礼院士在视频中明确提到,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来的碳排放管理,实质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限制手段,按照IPCC协议的说法,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将会是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的2.3倍,看似“为了环保”的动机下,“不平等条约”也被合理化。

  除了政治动机以外,环保不时还会成为一些组织或企业眼中,有名无实的“好彩头”。国外有一个叫做“绿漂(greenwashing)”的词,用来形容某些组织或企业假借环保之名,博得名声后,就开启“除了环保什么都干”的模式。

  具体的例子是德国有一个名为“欧洲气候能源组织”的机构,对外宣称自己在做环保科研,实际却干的是制造假新闻的游说活动,其真实面目被揭穿时引起西方一片哗然……

  就以纸吸管为例,除了使用纸制作的吸管,还有使用PLA(聚乳酸)制作的吸管,PLA吸管口感上和普通塑料吸管一样,且可降解,符合环保要求。然而其生产成本较高,可降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不够充分,因此PLA吸管还未全面使用。

  但如果环保的污名化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人们“提环保色变”的话,可降解生物技术以及一系列的环保基础产业将失去本就不多的市场和舆论场,市场和舆论都不支持,那么环保工作还有多少发展空间呢?

  环保问题本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新的工业生产力、世界范围的文化认同、政策支持、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有太多因素影响着环保事业的集体推行。

  仅以微观层面的纸吸管本身而言,如何生产出环保且能满足用户体验的吸管都还是一个有待发展和进步的问题,环保之路,道阻且长。

  或许我们现在还无法对当前人类的环保举措下定论,但必须得承认,环保问题至关重要。即便这个问题的背后有着太多复杂的影响因素,即便人们暂时对纸吸管充满了嫌弃,对环保重要性的认知依然不能有所减少,万不可因噎废食。

地址:半岛·全站(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80898 手机:13988888888
Copyright © 2012-2024 半岛·全站(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88888888号